文章目录[隐藏]
想要做好短视频内容,就要了解“短视频故事结构”,短视频故事结构由编剧结构、剧情反转、情绪共鸣三要素组成,下面为大家一一讲解:
一、编剧结构
在短视频创作中,编剧结构很重要,有了结构会让你拍摄作品的思路更清晰,让用户能明白你想表达什么,这也是保证你作品完播的重要因素。关于“编剧结构”我分为以下三点来帮助大家理解:
1、作品不用铺垫,开头直接高潮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没有几个人愿意花个三五分钟,去看一个陌生人或者说不太了解的人去讲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因为短视频的核心是短,所展示的内容往往都是精华,也符合当下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基于此,在短视频的开头我们一定要吸引住用户的眼睛,让他们愿意停留,所以开头高潮至关重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吸睛行为都是话题党,所谓的吸引用户,指的是我们要用一些极具争议性性的话题、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他抱着吃瓜的心态,让他把视频看下去。比如女朋友一上来就问今天是什么日子,还有视频一刚开始就是一段极具争议性的争吵,毕竟一个好的开始才是完播率的保证。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基本上所有的爆款都具有这样的一个结构,所以不管多精彩的故事,一定要把开头写好。
2、简单易懂的才是好故事
在抖音上,我看过很多短视频作品,大部分作品的短板就在于结构,结构过于平淡、庸俗以及老套的情节设置让人感到乏味,还有一些故事情节过于烧脑、重重过渡让人难以看懂,这些都是影响作品完播的重要因素。
在研究短视频一段时间后,发现很多创作者在套上很复杂的时间空间结构,并不吃香,原因很简单,看不懂。后来自己也去对短视频的用户心理进行了了解,会发现大家都喜欢看自己能够看得懂的,并且能够拿出去晒的视频。而作为创作者想要用结构来为作品加分,那必须要让大家能看懂你的故事情节,毕竟简单易懂的才是好故事。
3、不纠结故事的完整性,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情绪
许多创作者在创作短视频的时候,会盲目的去追求故事的完整性,把故事的情节分成了1:1:1,从而忽视了短视频的重点“情绪”,因为情绪才是真正打动用户的点,所以只有把情绪放大才能够让一个短视频出彩。
二、剧情反转
1、反转是什么?
“反转”是一种从语义组织角度出发的叙事手法,是情节由一种情境转换为相反情境、人物身份或命运向相反方向转变的故事结构方式,常被用于叙事,特别是在单线叙事之中。大家都知道, 故事结构有三大组成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其中,情节的转变是反转的内因,人物的变化是反转的外在表现,环境的要素则无十分明显的特征。
2、用户为什么喜欢反转?
①可看性
剧情的前后反差增强用户的可见性。出乎意料的转折往往将剧情推向高潮,强烈的戏剧冲突能瞬间点燃观众的热情,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和心理体验,使他们带入自己的经历和情感,长时间沉浸在「主角光环」之中。
同一个题材表现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平铺直叙和前后反转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短视频受时长限制,能在几十秒内激发用户的观看欲与同理心,必须给他们足够的兴奋点才行。
平铺直叙是一个情绪慢慢酝酿叠加的过程,当积累到某一点会突然爆发,但周期长,速度慢,显然无法满足短视频快速引爆的要求。反转则恰恰相反,反差越强烈用户越买单,短时间就能完成情绪的调动,显然更适合短视频的游戏规则。
②好感度
正能量内核可博取用户好感。剧情反转的作品往往都有惩恶扬善的意味:撕渣男、斗恶女,揭穿各种丑陋现象,结局自然是让恶人自食恶果、无处可逃。用户乐于在短视频内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正义感、正能量很容易让用户产生共鸣,其心理上也会形成极强的认同感,继而转化为对账号的点赞、评论和关注。
当然,短视频的形式和用户的观看习惯决定了它不能承载太多的教化意义。创作者在设置人物关系、选取背景情节时也有意将教化隐藏在娱乐背后。由身边的小人物、小事件引发:绿茶闺蜜、校园霸凌,都有可能是用户身边某个人的化身,这就让用户产生了极大的代入感,举着手机对主人公进行了全方位的鄙视唾弃,而创作者在无声无息中完成了吸粉行为。
③期待心理
每个成熟的账号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风格。选用反转形式的账号,长期运营下去会培养用户的期待心理,即便已经知道后面会有神转折,但还是忍不住等着看完结尾一窥究竟。甚至有些用户会等着主人公完成反转后,到评论区展开讨论,与其他用户一起分享扬眉吐气的喜悦。如果创作者及时回复、做出正当引导,会增加用户的粘度,使他变为忠实粉丝。
3、如何撰写反转脚本?
①制造假象,设置盲点
反转剧情本身就是揭示真相的过程,解释真相要铺垫和造假象,将观众引入错误思维定势,明确给出判断信息后,而导致结果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形成的巨大反差。
制造假象又叫设置盲点, 初级盲点设置比较简单,能让读者很容易就发现,也还是给剧情增添亮点。做法是在细节上多义性表达,加入干扰元素,使观众陷入假象思维。
中高级盲点设置,基本上全部隐含在剧情里,通过各种伏笔,草蛇灰线,一步步被揪出来,在适当的地方露出,从而实现反转, 真相被揭示时形成最大程度的戏剧效果,揭示真相,交代谜底。
②展示人物身份或命运转变
人物身份或命运转变前后的二元对立,是反转的外在表现。人物可拆解为动作、身份、命运来理解,三者的转变都足以构成人物转变, 具体到篇幅短小的短剧中,因为太短,只能展示身份和命运的转变。
具体的手法上, 通过要素进行反转,比如出场是坏人,然后通过各种的实际剧情和表现,发现坏人只是表面,实际上是个卧底好人。
③高级手法
高级手法则是对其他要素的反转,比如博弈双方的实力反转,喜剧悲剧反转,利用读者思维定势反转, 反转中套着反转……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视频开头,加上意料之外的反转结尾,往往会让人感到惊喜和带来出乎意料效果。
总之,反转作为一种逆向设计可以为创作者获得一定的流量,但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创作者也应该认识到反转设计只是使内容更加丰富和可见的一种手段,一种探索源头的技巧,而“内容”才是创作者应该关注的核心
三、情绪共鸣
下面为大家讲讲短视频故事结构中的“情绪共鸣”,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1、哭点
在抖音短视频上,其实很难让人哭出来,因为时长的原因会导致视频缺乏故事的铺垫,但这并不代表不可能,只要我们能保证一个故事的情绪完整性,把观众预设的情绪放大,从而让他发泄出自己的情绪,再加上适合情景的音乐,直击用户心灵,相信看到这样的内容用户肯定会有所感触,也更容易调动情绪让人潸然泪下。
2、笑点
“笑”不需要太多的情绪和情节的铺垫。相对于哭而言,笑就显得很容易,你只用抛出一些笑点让大家欢乐就行。因为在大家负能量满满的时候,都希望找到一个排解的出口,所以大胆的去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别人共鸣的笑点,但是笑点一定不要自嗨,越大众的笑点越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关于喜剧的连续性,建议能够5秒一个小梗,10秒一个大梗,到最后再加一个反转,这样的结构最容易让别人接受。
3、爽点
“爽”要么打抱不平,要么成奸除恶,平时键盘侠不敢做的我都敢做,但是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够让你看完了以后大快人心,爽剧其实并没有那么在乎逻辑性,尽管的夸张和放大去赢得用户的认可。
4、槽点
“槽点”就是创作者有意或者无意留下的一个破绽,引导粉丝去评论互动。在短视频创作中,设置槽点可以激活粉丝互动,增加粉丝的交互粘性、增加信任度,指标的激活作品更容易上热门,为以后变现做准备。
如何设置槽点?第一,刻意的示弱。很多问题假装不懂,激发粉丝的参与度,比如:这是什么呀?我不认识这个。第二,刻意的错误。一些细节上的刻意错误,让粉丝来给你提出改正意见。比如:画面中明明有6个人,你却说只有3个人。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短视频故事结构三要素,从编剧结构让拍摄作品的思路更清晰,让用户能明白你想表达什么;到剧情反转通过内容的反差,增强作品的可见性;再到情绪共鸣,让用户感同身受,引起共鸣。每一个要素都尤为重要,想要做好短视频内容,就需要把握短视频故事结构三要素。
今天的内容分享就到这边了,欢迎更多小伙伴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我是老C,一个持续分享TikTok内容与干货的TK老鸟,关注我,更新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