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近发生的一件“国际大事”,斯里兰卡
宣告“国家破产倒闭”了,令人大跌眼镜。
咱平时一般只听到有说企业破产倒闭,有伙伴好奇的问了,那这个“国家破产”是咋回事呢?接下来,咱们就来唠嗑唠嗑。
国家破产的定义
首先,咱来了解一下啥是国家破产。
有难题,找度娘,咱来看看百度上的解释:
通俗点来说就是:入不敷出,或是资不抵债。
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
。
有人不理解这句话。
想着:想当初清政府闭关锁国,不也挺好的嘛?自给自足,那就压根不存在这种破产的情况了。
道理虽然如此,但是斯里兰卡毕竟不是咱们天朝大国,它只是一个小国,国内绝大多数商品都需要依赖进口,国内的制造业十分落后。
国内的主要支撑为服务业、工业和农业,最为美丽的亚洲岛国,旅游业一直是斯里兰卡创造财政收入
的主要手段。
这个地方“旅游业”先划重点,后面再讲。
国家破产的第二种条件:主权债务
>其GDP
斯里兰卡背负外债510亿美元,而它2021年全年度GDP也才不过是146亿美元。
其中还欠着我们中国大概50亿美元。
欠这么多钱,你说让它怎么还?、
所以,斯里兰卡可以说是十分满足国家破产的定义。
那现在,斯里兰卡该怎么办呢?他的民众又该怎么办呢?
斯里兰卡为何有如此困境?
想知道怎么解决问题,首先自然要查明,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前面说到旅游业是斯里兰卡重要的创收渠道,现在可谓是成也旅游败也旅游。
前几年,旅游收入不错,勉勉强强也还能够过日子。
可是谁想得到有这么两件大事发生:新冠疫情+俄乌大战。
疫情下,咱们中国管控还好,外国自由放任导致一开始病例大幅度上升,波及非常广,人人自危。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外国人再会玩,也没心思带着病冒着生命危险去斯里兰卡旅游了吧?
所以一下子旅游业大幅萎靡,造成许多工人失业。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国家智脑不力
。
具体表现在两个措施:
1,新总统当选发福利,宣布增值税15%减半,并且取消其他相关税种,这一个措施直接让政府减少了14亿美元的财政收入。
2,颁布“化学肥料禁用法令”,想把斯里兰卡打造成国际上第一个不使用化学肥料的国家。
想象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骨感的。
这一法令给农民打了个措手不及,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直接导致了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政府到了不得不对外购买粮食
的地步。
“弄巧成拙”,这四个字可以说完美地诠释了斯里兰卡当权政府的瞎操作。
农业、旅游业的失利,动了斯里兰卡的根基,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破产之门就此打开。
当局如何应对解决?民众们何去何从?
借古鉴今,早在之前2008年,冰岛也宣布“国家破产”过一次。
那时,冰岛主权债务高达1300亿美元,而它的GDP仅为190亿美元左右,当时的情况比现在的斯里兰卡还要糟糕得多。
那时西方各国不仅对冰岛不施以援手,反而趁火打劫,冰岛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
1,找俄罗斯借了一笔40亿欧元的外债,暂缓燃眉之急。
2,自行奋进发展,重振实业,开拓旅游业和高耗能制造业,十年时间便咸鱼翻身,人均GDP超越危机前,一度成为移民最热的国家之一。
那现在的斯里兰卡呢?
负债510亿美元,2022年目前总人数为2150万人。
平摊到每个人身上,人均负债2372美元。
而斯里兰卡人均月收入大概是48美元,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在斯里兰卡作为普通工薪阶层生活,你得工作4.11年打工不吃不喝才能还债。
惨吧?确实很惨。
斯里兰卡目前通货膨胀严重,一天吃得上两顿饭已经是非常不错。
民众们该怎么活,是当权政府第一要解决的事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国家破产不是企业破产清算了事,国家破产并不会导致一个主权国家消失。
斯里兰卡还有生路,民众也有生路。
债权人可以和债务国互相商量补偿协议,用国家资产先补贴一部分,再借些钱来搞发展,等日后有钱了,再还上。
现在,就看斯里兰卡能不能借来一笔救命钱。
有消息说,斯里兰卡总统打电话给俄罗斯求助,这一次,俄罗斯还会像救冰岛一样帮助斯里兰卡吗?
你怎么看呢?让我们静观其变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