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直播

  • 首页
  • 经验分享
  • 分类文章
    • TikTok资讯
    • 独立站
    • 跨境出海
  • 导航
Kratos
一款专注于用户阅读体验的响应式博客主题
  1. 首页
  2. 分类文章
  3. 正文

7毛玉米卖6元,这是“助农”还是“助商”?

2022年11月20日 2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文章目录[隐藏]

  • 一根玉米引发的纠纷
  • 6元的玉米贵不贵
  • 直播卖得再多,农民挣的到钱吗?
  • 更好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助农

一根玉米引发的纠纷

曾经的“快手一哥”辛巴和当下抖音直播电商的“红人”董宇辉为网友们上了一课。

“抛开品质谈价格就是耍流氓。”自辛巴与董宇辉的玉米价格之争掀起广泛争议后,诸多业内人士现身说法。

辛巴认为,东方甄选将成本7毛的玉米卖6块是在打着助农旗号牟取暴利;董宇辉则回应称玉米从地里收上来就是2元一根,而不同产地的玉米自然成本不同。“你那7毛,不代表我这也7毛,只能说你那边就值7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事件发酵,舆论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辛巴和新东方的行业竞争,转移到了对于“如何助农”的讨论上。

董宇辉卖的玉米价高,但多出来的溢价部分似乎无法真实落到农户身上;而辛巴的发言更是间接造成了伤农的结果,他的七毛玉米论,致使一众东北农户直播间销量下滑,甚至有农民被辛巴粉丝网暴。

6元的玉米贵不贵

7毛钱的玉米到底该卖多少钱?6元一根贵不贵?中间的差价去哪了?打着助农旗号的直播电商,真的能帮农民提高收入吗?网友抛出的一连串的灵魂考问,让助农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辛巴他在9月18日直播间剑指东方甄选说,“某些直播间卖高价产品还标榜谷贱伤农,这纯属是在欺骗老百姓。一盒8穗(根)的玉米能卖到50块钱,丧良心。地里出来就7毛钱一穗,到最后价格加到6块钱,你来个谷贱伤农,结果自己公司利润能占到40%,太虚伪了。”

其实“有的粘玉米品种就是会贵。比如白的粘玉米,花的粘玉米,它们本身种植成本高,对土壤要求也高,一般土地种不出来,只有特定的土地能种。种子的成本也高。”

除了品种差异外,刚摘下来的新鲜玉米,和电商平台售卖的真空包装玉米,成本也完全不一样。她算了一笔账:一根带皮刚掰下来的玉米,收购价1块2。这种玉米只能人工收,不能车收。收完后拉回家,人工费一天150元,车工费一天300元。收完后还要去皮、去须、去根,清洗,用蒸煮机高温蒸煮,消毒后真空包装运走。她用售价2.9元一根的玉米举例说,10根玉米包装费加上运费就有10多块钱,加上种子、人工和其他各种费用,其实利润很低。

在电商平台搜索东北黄糯玉米,按照排名靠前的位置,盒马5.5元一根,拼多多2根5元(原价10元,有5元为平台补贴),淘宝4元一根,京东5元一根,美团6.8元一根……

所以,6块钱一根玉米到底贵不贵?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只要能卖掉就是合理价格,“对于吃低保的人来说,6块钱肯定贵。对于经济实力较好的人,6块钱肯定不贵。”

直播卖得再多,农民挣的到钱吗?

董宇辉曾在媒体采访谈时表示,谷贱伤农。一个东西如果彻底没有利润,那么农村就会越来越少人种地,所以价格不能太低。

这句话我很认同。当谷物价格过低,农民无法从种地中获得收益,无法靠种地养家糊口,势必会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撂荒化严重,严重点说,甚至会威胁到粮食安全。

但董宇辉的话显然也存在逻辑陷阱,那就是东方甄选卖出的6元玉米,实质上与农民关系不大。

一根玉米6元确实很贵,但其中5块给了收购、包装、运输、售后,只有付给农户的1元才与农户有关系。从这个角度说,无论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多少,都跟农民没关系(除非是支部领办合作社,给村民分红的那种)。

“卖得好,来收的价格就高”,董宇辉的这句话是我最不认同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哪个商贩会觉得自己挣钱多从而加价,即便东方甄选把他的商品卖得又好又多。这是商人逐利的本性。

同时,一旦粮食收购价格上涨,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面粉、面条、大米、面包之类的食物价格上涨,且涨幅至少是粮食的3~5倍。可以说,粮食价格越涨,农民反而越没钱。因此,我国粮食价格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既不让它过低,也高不到哪儿去!

董宇辉卖的玉米价高,但多出来的溢价部分似乎无法真实落到农户身上;而辛巴的发言更是间接造成了伤农的结果,他的七毛玉米论,致使一众东北农户直播间销量下滑,甚至有农民被辛巴粉丝网暴。

网红直播带货,本是帮助农民解决销售渠道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就连央视也屡试不爽。如何却成为了“双刃剑”?想帮助处在产业链最底层的农民们,还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更好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助农

两名直播带货界网红针对一件农产品价格的碰撞,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助农方式的思考。

在整个产业链中,农民作为对新技术不敏感的上游供应源,一直是缺少议价权的一方;为了不让农产品烂在地里,农民势必要仰仗加工企业,而后者为缩减成本,又会尽可能压低收购价,这就限制了农民的收入。

单就这方面而言,直播带货的出现不仅缩短了农副产品的流通环节,还扩大了市场销售半径,利用品牌方的影响力,让产品获得更多关注,并带动产业向更加标准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但仅靠直播带货这种形式,并不能解决农产品电商销售的所有问题。据袁帅介绍,目前农产品从生产到端上消费者餐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突破的瓶颈。

比如在一些偏远地区,仍有道路不通、运输成本过高的情况;农产品的品类十分零散、复杂,至今未形成品牌、品类的规模效应,仍以分散经营、各自为战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村地区的人们对于网络技术的认知和利用也还存在滞后性,一些农民还有“用不用电商无所谓,只要把产品卖出去就行”的想法。

而想要解除这些制约,则需要从物流、基建、引进复合型人才、提升自身农产品品质、拓宽融资渠道等多方面着手。

具体到利用新技术助农的层面上,袁帅认为,可以从信息技术入手。

首先,可以推动农商互联。围绕市场需求对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优化,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产销一体,打造上联农产品基地、下联消费者的长期稳定农商关系。

其次,可以推动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水平。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生产供给更符合市场需求、标准化程度更高的优质农产品。

再次,还可以利用融媒技术,塑造品牌声量。利用媒介对新型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的解读,面向县域乡镇输出它们能够理解和懂得的“知识成果”,让地方相关人员根据当地实际需求更精准吸纳相关技术和人才。

此外,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技术变革也是助农的重要一环。此次拼多多“超级农货节”中,就涌现出不少通过品种培优、标准化生产实现品质提升的农产品。

总结:撇开辛巴与东方甄选董宇辉之间的口头较量,也撇开你是谁谁谁的粉丝,我们不论人,只就事论事,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才是关键!正像农民日报所说,不管7毛还是6块,只有农民的收益合理了,各个产业链才能稳步践行,形成良性循环!您说是不是?

评论区可以谈谈你的看法!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2年11月20日

TikTok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COPYRIGHT © 2023 TikTok直播.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