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流量之王Tiktok,为何在印度“翻了车”?
近两年,抖音国际版出海后迅速席卷全球,成为短视频流量之王。
但俗话说“人红是非多”,这不最近TikTok“又”遭到网暴,还是在它最大的市场,印度。
上周,大量印度用户在Google Play商店中给TikTok打“1星好评”,使其综合评分从4.5降到1.2,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一对网红引发的矛盾
一切矛盾源于一对印度网红兄弟。
拥有1300万粉丝的TikTok网红Faizal Siddiqui,在5月17日上传了一段关于硫酸攻击视频,内容涉及嘲笑受害者并美化这一恶劣攻击行为。
毫不意外,视频发布后引发轩然大波,印度全国妇女委员会主席直接联系TikTok印度团队,并公开谴责这一行为。
或许是一家人都有惹事基因,Faizal的兄弟Amir又跑到YouTube去火上浇油,引起其他网红不满,开始在线“battle”。
在粉丝效应下,众人将矛头指向平台,Twitter中带有“#bantiktok”话题的推送1小时内就超过上千条,更有甚者直接“拖家带口”在Google Play给TikTok打1星评分。

事情闹大后,虽然TikTok立即删除短视频,并封禁涉事网红账号,但印度网友的愤怒并没有就此平息。人们抨击社交媒体里的乱象,将直指平台监管不力,要求禁用TikTok。
要知道,TikTok此前为了树立良好形象,在印度疯狂删除关于疫情问题的视频,还封掉数千个违规账号,如今算是一波打回原形了。
TikTok频遭监管关注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TikTok第一次被卷入内容争议的漩涡。
2018年7月,TikTok因“存在大量不良内容,对青少年儿童成长不利”,一度被印尼封锁。随后字节跳动在印尼设立联络处,组建20人规模的审查团队,专门负责内容管治和沟通,这才换来解封。
2019年4月3日,TikTok又被印度禁止下载。要知道,它在印度有着近500人的团队,并且还在继续扩大中,但即便如此还会中招。

除了本次“硫酸攻击”事件外,TikTok里的不少视频都陷入同性、性内容、种姓等争议中,引发用户对其内容的审核质疑。
众所周知,印度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各个群体间矛盾激化,因此很多话题都变得异常敏感,很容易成为“导火索”。
字节跳动面临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TikTok可能没那么容易“脱身”,不过本次成为众矢之的,倒是把埋藏在印度市场的问题彻底暴露出来。
第一,就是对手们的虎视眈眈。
TikTok在快速扩张道路上动了两个超级大厂的蛋糕,一个是Facebook,另一个是Google。
虽然它现阶段对两位的整体业务影响不大,但确实抢占了不少流量,长期下去大佬们必将有所动作,今后的竞争关系会日益激烈。
另外,印度本土势力也没闲着。比如,就在TikTok身陷囹圄时,其山寨版Mitron异军突起。在“抵制有争议外来产品”和“扶持本土产品”的共同驱动下,印度用户选择将Mitron送上下载榜单前列。

第二,是印度的内部问题。前面说到印度社会环境复杂,各种不可言明的问题长期存在,并且政府无法在短期内解决。
这使得企业在印度经商处处是坑,尤其是涉及内容生产与传播的产品,一不小心就会遭遇风波。
最后,则是印度与外资的矛盾。
根据印度《经济时报》称,2019年中国企业对印度初创企业的投资总额达到39亿美元,较2018年增加了将近一倍。
然而,前不久印度修改了FDI(外商直接投资)法规,包括电商业务、媒体娱乐、真金游戏、现金贷等行业都会受到影响,此后中国在印度投资经商的审批将更为严格。

综上所述,TikTok在印度的遭遇,既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本地化遇阻的标志,也是对字节跳动国际化提出的考验。
本次TikTok的故事,或许今后还会在其他国家重复上演,要如何化解危机,是值得张一鸣头痛的问题。